慢速训练和普通训练的区别
常规训练方式:
重量选择面很广,从1rm-12rm均可。
完成一个动作大约需要3秒,或者更长一些,但是基本也在3秒左右,整个动作会有完整的向心、离心、顶峰收缩等。
效果:
非常保守且有效的训练手段,适用于所有肌群。
难度:
简单,易上手,适用于所有人群,并可以通过形式变化来达到更多效果。
慢速训练方式:
需要一个足够的热身。
使用8rm左右的重量,不能使用大重量。
延长一个动作时间到5秒-15秒,整个动作以动态过程为主,仅安排1秒左右的顶峰收缩。
刚开始尝试时,先从5秒钟的简单动作开始,其中起始的半程2秒,回落的半程3秒,逐渐延长,最终尝试15秒钟的超慢速训练。
慢速训练的效果:
虽然不使用大重量但降低速度变相提高了强度,尤其适用大肌群训练,可以帮助使用者提高对于肌肉的感知能力。
对于很多陷入瓶颈阶段的人,也可以依靠这个训练方法来突破瓶颈。
难度:
新手(特指没有经历过一个周期增肌/减脂的爱好者)可以尝试这个训练法,但是不建议使用极慢的节奏。
该训练方法速度越慢,对控制的要求越高,当你没有很完善的肌肉控制甚至动作完成度之前,慢速训练会比较多的借力,甚至受伤。
慢速训练的实际使用
一、尝试慢速训练阶段
我们需要逐渐摸索慢速的感觉,所以我们从相对容易的胸肌训练开始。
1、首先使用孤立的胸肌热身,选择重量为中等重量。
推荐进行3组左右的夹胸训练+1组的俯卧撑,记住做到胸肌充血即可;
2、接着选择12rm左右的重量(也即你可以完成12次的重量),使用杠铃进行1组常规的卧推(要保证顶端收缩和基本的速度),记住发力感觉;
3、过渡到慢速训练,将卧推的动作延长到5秒以上,其中起始部分至少2秒,回落部分至少3秒,顶端收缩不需要保持时间;
4、以此形式进行3组左右的训练,如果次数逐渐下降到8rm以下,那么减少重量以配合训练。
那么如果是背部训练呢?
我建议是从高位下拉或者杠铃划船开始。
1、先通过引体向上热身,并且进行完整的引体向上训练,达到背部充血、酸胀;
PS:如果你不能进行引体向上,那你可以依靠3组左右的高位下拉来热身。
2、接着选择12rm左右的重量,开始进行慢速高位下拉训练,记住只做颈前下拉,其中起始部分至少2秒,回落部分至少4秒,不进行顶端收缩;
3、以此形式进行5组左右的慢速训练。
综述
我比较建议是大肌群尝试慢速训练,尤其是以下动作:卧推、高位下拉、引体向上、划船、腿举。
你可以把这个技巧融合到训练中,而不完全替代训练本身。
二、融合到训练中去的阶段
当你掌握了慢速训练的节奏以后,我们可以考虑把它融合到训练中去了,以下是我的推荐(请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1、胸肌训练
热身(拉伸+孤立胸肌训练)——常规卧推(3组)——慢速卧推(4-6组)——常规夹胸(3-5组)——慢速上斜卧推(3-5组)——下斜卧推(3-5组)
2、背部训练
热身(拉伸)——常规引体向上(3组)——慢速引体向上(3组)——慢速高位下拉(5组)——杠铃划船(3-5组)——硬拉(3-5组)
3、腿部训练
热身(拉伸)——常规深蹲(3-5组)——慢速腿举(5组)——常规箭步蹲(5组)——慢速箭步蹲(3组)——腿屈伸(3-5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人的身材悄悄地肥胖起来,尤其是肚腩,肚子越来越大,腰围越来越粗,影响到你的个人形象和身体健康。腰围大意味着内脏脂肪多,内脏脂肪多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就很多了,比如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还有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种亚健康疾病等,所以内脏脂肪多的人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及时减
2025-05-04 01:36:59健身这件事最让人沮丧的,不是累,而是——练了很久,肌肉却几乎看不到变化。深蹲、卧推、俯卧撑一个都没少,训练计划也很认真执行,为什么就是不涨肌?原因往往很简单:你蛋白质吃少了!一、训练是刺激,营养才是生长的基础肌肉增长的原理其实不复杂:训练是破坏吃是修复睡是生长缺了哪一环,都会事倍功半,尤其是“吃”。
2025-05-04 00:22:53深蹲作为健身圈中最常见的自重训练动作,深蹲能够锻炼下肢的肌肉力量,增强自身的肌肉力量,让你的下盘更稳,无论是否健身,深蹲这个自重训练动作是真的不能够错过。不少人觉得做深蹲会伤膝盖,如果你是按照科学的标准深蹲动作完成,那么这样的“伤害”就是良性的,还会让你的膝盖关节得到更好地锻炼,提高身体的健康活力。
2025-05-03 02:38:20负重深蹲100公斤,对于长期健身的人来说,也许是“小菜一碟”。但如果我告诉你,不是蹲一下,不是蹲一组,而是100公斤 × 10组,每组10次,也就是说100公斤100次。你还觉得简单吗?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只有真正蹲过的人,才会知道——这是一次彻底的身体和意志力的碾压。一开始,精神饱满,动作标准。
2025-05-03 00:05:45全世界的高水平运动员都已经放弃在面前放个秒表等待倒计时结束的平板支撑训练方式了,必须要告诉你这是非常低效无用的训练,并且当下全新的平板支撑练法正是提高运动表现的高效手段。先不要着急反驳,今天我将告诉你为什么不推荐计时版的平板支撑,以及教会你怎么高效正确地练运动表现。动作解析:平板支撑。每个人都知道平
2025-05-02 01: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