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世界流行病学数据,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一生当中会患上卒中。那么,作为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我们该如何快速识别卒中?如何预防卒中?近日,在第19个“世界卒中日”到来之际,世界卒中组织以“体医融合,战胜卒中”为主题,再次呼吁全球关注脑卒中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的专家指出,在无论是降低卒中风险,还是发生卒中后的康复,体育锻炼都非常重要。
年轻人一样会“中风”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还有一人因卒中而致残。卒中患者约75%丧失劳动能力,40%严重残疾。据专家介绍,脑卒中发病前往往有一些典型的早期征兆,包括站立不稳、眩晕、突发性头痛、短暂肢体麻木无力、突然失语或语言不清、视力降低、突然视力模糊不清等。“曾经有位50多岁的阿叔为维持工厂运营也很拼,突发不明病因的头痛,却不以为然,后被证实是静脉窦血栓这一特别类型的卒中发病。”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何池忠举例道。
“30多岁的广东云浮小伙子,为赶工作任务连续数天不休息,身体不适还以为患感冒,意识不清后送院才证实‘中风’了。”何池忠表示,目前卒中发病率逐步上升的原因主要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但年轻群体的发病案例也愈发常见。近年来,年轻人因为过度疲劳、熬夜工作造成静脉窦血栓等脑血管疾病在不断增多。
试试这些体育运动能够有效防治卒中
卒中虽然危害极大,但仍然是一种可防、可控的疾病。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体育运动就像是一剂强效‘良药’,能够显著改善血管健康”,据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主治医师张斌介绍,今年的世界卒中日重点强调了“体医融合”的理念。而体育锻炼对卒中防治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体育锻炼能够降低卒中风险。其次发生卒中后,体育锻炼、积极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主治医师马腾云也认为,作为一剂“良药”,体育锻炼对卒中防治主要作用在两个方面——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够改善血管健康,降低血压,增强血管弹性,并帮助控制体重、血糖和血脂,减少卒中的风险;此外,运动还能强化心脏功能,维持心律稳定,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心态,从而进一步降低卒中的发生概率。
值得注意的是,体育锻炼需要与医疗服务融合一体才能提供卒中防治的“双重保障”,何池忠强调不能一味地忽视自身情况,过度锻炼。“‘体医融合’是指让体育锻炼与医疗服务相结合,共同助力健康管理与提升。在预防和治疗卒中方面,体育锻炼和医疗服务就像‘双重保障’,缺一不可。”何池忠建议患者在做长期运动项目规划时,一方面要提前做经颅多普勒超声、心电图、心脏B超等常规检查,排除例如心血管、脑血管等畸形隐患;另一方面体育锻炼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才能收获“体医融合”最大的能效。
此外,何池忠还强调科学运动应区分不同年龄阶段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并给出这三类人群的运动方案建议:
1.健康成年人——推荐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40分钟以上提升心肺功能;辅以俯卧撑、举哑铃等抗阻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加入瑜伽、拉伸等柔韧性训练提高身体灵活性。
2.老年人——安全第一,适合散步、太极拳、广场舞等低强度运动,避免高强度活动。 推荐轻度力量训练,如弹力带、轻哑铃,维持肌肉和骨骼健康。
3.儿童和青少年——注重趣味性,如球类、跳绳、游泳等,提高参与度;鼓励户外活动, 减少久坐,促进骨骼健康和身体发育。
“要防范卒中发生,就应注意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马腾云建议道。日常生活中,除了体育锻炼外,预防卒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定期筛查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35岁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高血压患者每月至少测量一次、40岁以上人群定期检测血糖、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五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高危人群每3-6个月测定一次;
2.戒烟戒酒,避免过度饮酒,并避免二手烟;
3.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和血压,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少油饮食,控制胆固醇摄入;
康复训练是卒中康复中的核心环节
卒中会导致大脑功能受损,影响患者的运动、语言、认知等能力,因此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对脑卒中患者而言,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可以说‘三足鼎立’,在治疗和康复中缺一不可。”何池忠表示:体医融合强调将医学治疗和体育运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运动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辅以科学运动处方、运动与药物相结合等方式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还能刺激大脑的神经可塑性,促进神经功能的重建。让患者在恢复身体机能的基础上,还能预防卒中的再次发生,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此外,专家强调卒中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康复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1.运动功能训练:步行训练、肢体协调训练、手部精细动作训练等;2.语言训练:帮助患者通过发音、词汇记忆等训练;3.认知训练:帮助恢复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4.日常生活训练:如穿衣、吃饭、洗漱等生活自理技能训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人的身材悄悄地肥胖起来,尤其是肚腩,肚子越来越大,腰围越来越粗,影响到你的个人形象和身体健康。腰围大意味着内脏脂肪多,内脏脂肪多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就很多了,比如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还有心血管疾病,以及各种亚健康疾病等,所以内脏脂肪多的人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及时减
2025-05-04 01:36:59健身这件事最让人沮丧的,不是累,而是——练了很久,肌肉却几乎看不到变化。深蹲、卧推、俯卧撑一个都没少,训练计划也很认真执行,为什么就是不涨肌?原因往往很简单:你蛋白质吃少了!一、训练是刺激,营养才是生长的基础肌肉增长的原理其实不复杂:训练是破坏吃是修复睡是生长缺了哪一环,都会事倍功半,尤其是“吃”。
2025-05-04 00:22:53深蹲作为健身圈中最常见的自重训练动作,深蹲能够锻炼下肢的肌肉力量,增强自身的肌肉力量,让你的下盘更稳,无论是否健身,深蹲这个自重训练动作是真的不能够错过。不少人觉得做深蹲会伤膝盖,如果你是按照科学的标准深蹲动作完成,那么这样的“伤害”就是良性的,还会让你的膝盖关节得到更好地锻炼,提高身体的健康活力。
2025-05-03 02:38:20负重深蹲100公斤,对于长期健身的人来说,也许是“小菜一碟”。但如果我告诉你,不是蹲一下,不是蹲一组,而是100公斤 × 10组,每组10次,也就是说100公斤100次。你还觉得简单吗?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只有真正蹲过的人,才会知道——这是一次彻底的身体和意志力的碾压。一开始,精神饱满,动作标准。
2025-05-03 00:05:45全世界的高水平运动员都已经放弃在面前放个秒表等待倒计时结束的平板支撑训练方式了,必须要告诉你这是非常低效无用的训练,并且当下全新的平板支撑练法正是提高运动表现的高效手段。先不要着急反驳,今天我将告诉你为什么不推荐计时版的平板支撑,以及教会你怎么高效正确地练运动表现。动作解析:平板支撑。每个人都知道平
2025-05-02 01:46:39